近日,建行大同分行發生感人一幕,一位行動不便、手指顫抖的老人,在銀行工作人員耐心細致的幫助下,順利辦理了一筆零錢存款業務。這場“慢節奏”的服務,不僅贏得了客戶的真誠感謝,也體現出銀行在高效業務流程之外的人文關懷。
當天下午臨近營業線束時,室外下著小雨,一位老奶奶蹣跚走入網點。她手中緊握一沓零錢,紙幣邊緣已有些毛糙,中間還夾雜著幾枚硬幣,整疊錢幣微微潮濕。她輕聲向柜員表達存款意愿,工作人員注意到她手指關節嚴重變形,且不受控制地顫抖,就連遞出一張紙幣都顯得十分困難。老人低聲解釋道:“姑娘,我慢,我有點風濕。”得知這一情況,工作人員立即放緩語速,身體前傾,微笑著說:“奶奶,不著急,您的手不方便,我來幫您數。”整個業務辦理過程中,工作人員并沒有追求業務辦理速度,而是刻意放慢節奏,將零錢接過一張張鋪平,仔細清點,確保老人能看清每一個步驟,并用清晰溫和的語氣反復核對金額。漸漸地,老人從緊張變得放松起來,最終順利完成存款。老人感慨地說:“姑娘,你真有耐心,就像我家孫女一樣。”
金融服務不僅是流程與數字的高效交接,更是人與人之間的信任與尊重。建行大同分行此次為特殊客戶按下“慢放鍵”,展現出建行在追求效率的同時,并未忽略服務的溫度。這種看似“低效”的耐心與細致,恰恰構建了服務中最有價值、最迅速的“快”——它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筑牢了客戶與金融機構之間的情感連接和信任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