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山西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公布2025——2026年度重點課題立項名單,大同師范高等??茖W校林潔老師申報的《人工智能視域下廣靈剪紙的活態傳承與創新發展路徑研究》課題成功入選,為學校科研工作再添佳績。
教育科研是推動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近年來,大同師專以提升辦學質量為目標,以創新教研模式為主線,圍繞學校的辦學理念和發展規劃,大力加強教學、科研、師資隊伍建設,不斷完善教研機制,更新教育觀念,優化教育資源,教育教學質量得到明顯提升。
?。薄 ?nbsp;
以課題研究為抓手
筑牢科研發展根基
大同師專始終將課題研究作為提升教師創新能力、推動教學改革的關鍵抓手,全力構建高水平科研新格局。一方面主動設立校級科研項目,鼓勵教師結合教育教學實際選題攻關,組建跨學科、跨系部的科研團隊,促進科研力量整合;另一方面將課題研究過程中形成的理論成果、實踐案例編寫成教材完善教學課件,豐富教學內容與形式。這種“科研與教學互促互進”的模式,不僅提升了教師的專業素養,更讓學生在學習中接觸到行業前沿動態,培養了創新思維與實踐能力。
隨著科研工作體系的不斷完善,該??蒲谐晒@著增加。2024年,學校組織教師參與各級各類教學成果、課題、論文申報及評選,收獲了豐碩成果。其中發表期刊論文98篇,出版學術論著16部,規劃教材5部,獲授權專利5項;省級課題立項32項,結項13項。這一系列的成果,不僅彰顯了學校在教育科研領域的實力,更為學校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病 ?nbsp;
以體系建設為重點
激發科研創新活力
為全面推進科研工作,該校錨定優勢專業定位,構建“內涵建設——學術交流——成果轉化”三位一體的科研工作體系。在內涵建設上,聚焦專業核心能力提升,完善學術研討常態化機制,重點開展項目選題規劃、課題申報指導及精品課程培育推廣;在成果轉化上,建立科研與實踐、教學的聯動機制,一方面推動科研成果向實踐項目、社會服務轉化,實現科研項目的落地;另一方面引導教師以科研項目為依托,開發配套課程、編撰專項教材、優化教學資源,推動科研成果向教學資源轉化。科研工作體系的構建,既顯著提升了教學資源質量與教學水平,也為學生創新意識培養提供了有力支撐。
在此基礎上,該校進一步探索科研發展新路徑,通過開展專題研討、學術交流、理論宣講、科研培訓等,助推教師科研素養和實踐能力提升。同時,建立配套激勵機制,設立專項科研獎勵基金,對獲批課題的團隊給予資金支持與榮譽表彰,將科研成果與教師職稱評定、績效考核直接掛鉤,充分調動教師參與科研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3
以雙向交流為模式
強化科研隊伍建設
該校立足教育教學現實問題,以問題解決為核心落腳點,確立“問題即課題”的教育科研核心理念,推動教育教學實踐與創新突破的有機融合。通過該理念的踐行,不僅幫助教師明晰自身專業發展方向,充分激發其主觀能動性,更有效提升了教師的課堂教學技能與方法,促進其專業化成長。此外,學校積極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的雙向交流模式,大力推進對外合作、項目建設及課題申報等工作,持續強化教育科研后備力量儲備。通過邀請校外專家舉辦系列學術講座與學術年會,既切實解決了部分教師在課題研究中遇到的實際困惑,又進一步激發了教師的創新意識,拓寬了其學術視野。
今年以來,學校組織各類教研活動,有效提升了教師的課題攻關能力。各系部還結合自身學科特色,開展有針對性的專題研討,讓科研學習更貼合教師的實際教學需求,切實增強了教研活動的實效性。
未來,大同師專將積極對接地方產業發展需求,在優化科研管理流程、提升科研服務效能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科研隊伍建設與高水平人才培養,以體系完善、管理升級、人才支撐的協同發力,推動學校教育科研工作實現質的提升,邁向新的臺階。
記者 解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