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市木蘭文化展印象記
記者 馮楨 李炯


傳唱千年的《木蘭辭》,早已化作民族血脈深處的回響。木蘭,這位代父從軍的巾幗英雄,其傳奇故事超越詩行,升華為家喻戶曉的文化圖騰,更成為大同精心雕琢的城市名片。“天下大同 木蘭有禮”IP設計大賽華彩落筆,木蘭數字人驚艷亮相,承載古韻的木蘭文創悄然生輝,浸潤心靈的研學之旅方興未艾。大同市博物館特展“家國天下——從《木蘭辭》讀中華文明多元一體格局”,更以詩句為經,文物文獻為緯,輔以光影互動,織就一幅“和而不同”的文明長卷,邀你步入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
而與之相映成輝的是,距古城15公里的平城區小石子村,新近開設的木蘭文化館,正以另一種豐饒姿態,講述著木蘭的恒久魅力。步入千余平方米的偌大展館,琳瑯滿目的珍藏令人目不暇接。近千件藏品如星河璀璨:百余幅清代以降的木蘭年畫、宣傳畫與光影劇照,凝固著時代的風華;一百八十余冊題材各異的小說、劇本與連環畫,鋪陳故事的脈絡;五十余張民國煙花的斑斕紙片,三百余種天南海北的木蘭郵品、明信片、極限封,百件剪紙、雕塑、煙標,無不訴說著木蘭形象在時光長河中的萬千流轉。尤其那幅鐵筆描金《木蘭從軍》,流轉近兩百載光陰,筆觸細膩,色彩沉靜,堪稱無價瑰寶。
這浩瀚木蘭寶藏,皆出自大同市連環畫收藏促進會會長田德宏之手。他從方寸“小人書”起步,廣納年畫、海報等,終成三晉收藏界名家。館中珍品熠熠:劉旦宅先生1954年所作《木蘭從軍》年畫四條屏,墨彩酣暢;1949年與1957年先后問世的《木蘭從軍》劇本,紙頁泛黃卻字句鏗鏘;一套十張的民間剪紙《花木蘭》,樸拙中見神韻;三十余種連環畫,更是將英姿颯爽的木蘭定格于泛黃的紙頁間。
小石子運營管理有限公司的彭田田介紹,展館匠心獨運,特設“木蘭精神在當代”互動空間。這里,平凡人的勇毅擔當是木蘭精神的傳承;手工區、戲劇體驗區激蕩孩童的歡笑聲。木蘭精神不再是遙遠的傳說,而是可觸、可感、可親的現實力量。木蘭文化館,已成為人們心向往之的文化打卡點。
這些年來,田德宏常攜這些“時光信物”,與時代對話,與青年共鳴。讓泛黃的連環畫冊走進課堂,以小見大,燭照人心,喚醒藏品深處沉睡的精神偉力,激蕩時代的主旋律與正能量。
本次展覽由平城區文旅局與山西平城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聯袂主辦,平城區文化館、圖書館、大同市連環畫收藏促進會、大同弘連文化傳媒公司攜手承辦。平城區文旅局局長馬佳表示,希望通過這次展覽,讓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賞木蘭文化的魅力,深入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時,也希望借此機會,喚起大家對傳統文化的關注與熱愛,讓更多的人參與到保護和傳承中華文化的行動中來。